|
栏目导航 首页-旅游天地 |
杨利明:随笔(604)一路欢歌向北方 |
作者:杨利明 加入日期:2017-10-6 录入:顾龙 点击:245
|
杨利明:随笔(604)一路欢歌向北方
作者:杨利明 加入日期:2017-09-27 录入:顾龙 点击:68
随 笔(604)一路欢歌向北方
作者:佚名 加入日期:2017-09-26 录入:知青 点击:1
随 笔(604)一路欢歌向北方
7月8日。又要离开查哈阳了。
无论再呆多少天,总是要走的。
天上下起了雨。
据说,东北今年大旱。已经好久不下雨了。由于地下水位下降,有时还不得不停水。但在我们来后的一段时间里,整个东北都在不停地下雨。这给我们的旅游带来不变。但想到这对农业收成有利,我们也认了。
老同志和同学们又来送我们。李发别出心裁,送来一袋苞米和蒜茄子。这心意,我们领了!
喇叭两口子和黄振祥、刘慧俐夫妇先我们一天到查哈阳,这时也赶来会面。
在天下春,意外地碰到了原查哈阳知青办主任武永久。当年他即席朗诵的难忘三十年的情景,还历历在目。当时我们觉得,肯定不会再等三十年的。这不,不到十年,我们又来了。当时确实很自信。但这次走后,还要过几年?甚至,还有没有下一次?不由得一阵惆怅。
蒙蒙细雨中,车子缓缓驱动。我们离开了查哈阳,离开了父老乡亲们,离开了同学们,离开了第二故乡的土地!
还有没有下一次?
说来也可怜,在黑龙江那么多年,写过那么多次甘南县边字511,甘南县城还是九年前去了一次。那次还去了牡丹江,并经绥芬河到海参崴。开了一次洋荤。
这次,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一路向北。然后南下哈尔滨。
一路欢歌,一路笑语,一路风雨,一路美景,这些地方,很多以前就听说过,但那时又要修地球,又囊中羞涩,再加上也不兴旅游,竟然都不曾光顾。现在有时间、有机会、也有点钱了,就不能再错过了。
8日中午,进入内蒙。在扎兰屯午餐。傍晚到阿尔山。已是一片大森林。大兴安岭到了。住在阿尔山。
9日上午,游览阿尔山。阿尔山风景不错。但时间关系,只能走马观花。中午经过日伪时期建的阿尔山火车站。很有特色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下午经过巴彦呼硕,风极大。
晚上到达鄂温克。下大雨。我们发愁。当地居民大喜。再不下雨,草原要渴死啦!
我们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。
7月10日,离开鄂温克,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驰行。
这个地方,当年我们中学包括我们班有一批同学曾落户在此。记得当时有一位叫张勇的天津知青,是位烈士,改写了一首诗,曾谱成曲: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,草原和北京紧紧相连,红太阳光辉照亮草原,我催马儿飞向前••••••
10日中午,经过海拉尔,来到边境城市满洲里。
下午,来到国门。参观41号界碑、红色交通线遗址、毛主席当年访苏时的牵引机车等。
晚上住满洲里,兴致勃勃,观灯火辉煌的满洲里夜景。
7月11日,从满洲里出发,沿中俄边境扎赉诺尔,黑山头边界湿地、额尔古纳湿地,到达中俄边境俄罗斯风情小镇室韦。住娜塔莉亚旅馆。女老板极热情、能干、善解人意。晚餐和早餐极佳。
这里的界河是额尔古纳河。再往北就是黑龙江了。
7月12日,从室韦出发。中午到达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。
下午到敖鲁古雅鄂温克原始部落,和驯鹿亲密接触。还看到了狍子。晚上住根河。
在根河的旅馆里,就听说这里是中国最冷的地方。据说最冷时达到零下60度!一路上也有“越冷越热情”的广告。看来这也是当地的一个品牌。
果然,随着一路向东向北,天也真冷了起来。13日上午,在即将离开呼伦贝尔之际,意外地见到了一个冷极的标志。看来所传非虚。
中午12点半,到达满归。前面又是黑龙江地界了。中国的最北端,遥遥在望了。
—原55团3营23连杨利明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