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|
网站新文
|
50团新文
|
55团新文
|
67团新文
|
最新视频
|
联谊动态
|
感悟随笔
|
旅游天地
|
知青岁月
|
联谊聚会视频
|
休闲娱乐视频
|
知青记实频道
|
荒友往来
|
重返查哈阳
|
怀念战友
|
健康生活
|
法律之窗
|
网站历史
本 栏 最 新
杨利明:随笔(681)格
杨利明:随笔(680)欲
杨利明:随笔(679)永
杨利明:随笔(678)战
杨利明:随笔(677)三
杨利明:随笔(676)红
杨利明:随笔(675)喜
杨利明:随笔(674)咱
杨利明:随笔(673)虎
杨利明:随笔(672)虎
杨利明:随笔(671)昔
杨利明:随笔(670)千
杨利明:随笔(669)引
杨利明:随笔(668)心
杨利明:随笔(667)一
杨利明:随笔(666)此
杨利明:随笔(665)拾
杨利明:随笔(664)新
杨利明:随笔(663)雪
杨利明:随笔(662)一
杨利明:随笔(661)新
杨利明:随笔(660)三
杨利明:随笔(659)披
杨利明:随笔(658)新
杨利明:随笔(657)真
杨利明:随笔(656)意
杨利明:随笔(654)奇
杨利明:随笔(655)一
杨利明:随笔(653)马
杨利明:随笔(652)赤
杨利明:随笔(651)东
杨利明:随笔(650)跨
杨利明:随笔(649)日
杨利明:随笔(648)马
杨利明:随笔(647)国
杨利明:随笔(646)“
杨利明:随笔(645)横
杨利明:随笔(644)大
杨利明:随笔(643)大
杨利明:随笔(642)大
杨利明:随笔(641)大
杨利明:随笔(640)伦
杨利明:随笔(639)管
杨利明:随笔(637)恩
杨利明:随笔(636)畅
杨利明:随笔(635)畅
杨利明:随笔(634)苏
杨利明:随笔(628)钢
杨利明:随笔(627)“
杨利明:随笔(626)满
杨利明:随笔(625)不
杨利明:随笔(624)红
杨利明:随笔(623)十
杨利明:随笔(621)追
杨利明:随笔(622)赤
杨利明:随笔(620)群
杨利明:随笔(619)管
杨利明:随笔(618)时
杨利明:随笔(617)美
杨利明:随笔(616)北
杨利明:随笔(615)搂
杨利明:随笔(613)最
杨利明:随笔(612)天
杨利明:随笔(611)吉
杨利明:随笔(610)西
杨利明:随笔(609)沿
杨利明:随笔(608)红
杨利明:随笔(607)突
杨利明:随笔(606)冰
杨利明:随笔(605)金
杨利明:随笔(604)一
杨利明:随笔(603)人
杨利明:随笔(602)乡
杨利明:随笔(601)挥
杨利明:随笔(600)追
杨利明:国际悲歌歌一曲
杨利明:随笔(598)独
杨利明:随笔(597)瞻
杨利明:随笔(596)旅
杨利明:随笔(595)浮
杨利明:随笔(594)寻
杨利明:随笔(593)明
杨利明:随笔(592)山
刘树贵:西藏旅游
杨利明:随笔(589)珍
杨利明:随笔(588)走
杨利明:随笔(588)走
杨利明:随笔(587)阴
杨利明:随笔(586)清
杨利明:随笔(585)跨
杨利明:随笔(584)丹
杨利明:随笔(583)朝
杨利明:随笔(579)再
杨利明:随笔(578)惜
杨利明:随笔(577)奇
李俊杰:掠影班芙公园
杨利明:随笔(577)奇
杨利明:随笔(575)啊
杨利明:随笔(574)拜
杨利明:随笔(573)地
栏目导航
首页
-
旅游天地
杨利明:随笔(602)乡音乡情寄乡愁
作者:杨利明 加入日期:2017-10-04 录入:顾龙 点击:914
杨利明:随笔(602)乡音乡情寄乡愁
作者:杨利明 加入日期:2017-09-25 录入:顾龙 点击:76
随 笔(602)乡音乡情寄乡愁
作者:杨利明 加入日期:2017-09-24 录入:知青 点击:3
随 笔(602)乡音乡情寄乡愁
尽管到查哈阳的第一天睡得很晚,第二天还是早早就起床了。
在场部宽敞的马路上溜达,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的道路,都是一眼望不到头。走了一阵,当然更走不到头。两边尽是高低错落的楼房。不由得又是连连感叹。
9年前的十字路口找不到了。遇到老乡问问,一开口,就是久不听到的原汁原味的东北口音。真是亲切。
6日是集体活动。大家目标一致。李发等老同志陪着我们,一路向北,搜寻那逝去岁月的点点记忆。
离场部最近的是牛队。它紧靠着三营营部。营部早已消亡。还有一些断壁残垣。
2008年第一次重返查哈阳时,就听说我们的老连队23连将不复存在。以后也陆续有些战友发来相关信息。但亲眼所见已被夷为平地,种上一片庄稼的情景,还是感到震惊!这里是曾经住过100多位全国各地知青,有过四五百口人的地方?那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,有那么多故事的学校,上次来时还住了几口人,现在,都没了!还有那个23连最牛的砖石结构的厕所,9年前还坚强地挺立在那里,现在也没了!
唯一立着的,是场院里那已是摇摇欲坠的小房。
默默无语两行泪。这泪流淌在心里。
在学校“遗址”前,在场院小房前,合最后一张影。
22连倒还有一点人气。意外发现,有几位23连的老职工住在这里。一见面,亲热得不得了。自留地的黄瓜,摘下就吃,真正的绿色食品。唠起来没个完。
赵文刚的车停在路边,又打电话,又摁喇叭,为要赶时间,不断催促。
接着去渠首。查哈阳灌区。水哗啦哗啦流向远方,滋养着四方的千里沃野,万顷良田。
中午时分,到达尼尔基。在莫旗午餐。这里是内蒙地界了。
下午去了莫旗的民族园。莫旗是达斡尔族居住地。这里有一个曲棍球比赛训练基地。上次来过。这次感到场地设施更完善了。
晚上是23连的老同志在天下春请我们聚餐。仍然是那么热情,仍然是那么豪爽,酒是“北大荒”,菜是东北味,我们好几位平常有各种禁忌的哥们不再矜持,到这里了,吃饱喝足,一醉方休!
—原55团3营23连杨利明
查哈阳知青网 V1.0 最后制作日期:2007年7月18日
制作:
查哈阳知青工作室
(IE5.0以上 分辨率1024×76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