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栏目导航 首页-知青岁月 |
叶金厢:贵 朴——17连学校校长朴熙正 |
作者:叶金厢 加入日期:2015-08-03 录入:顾龙 点击:2020
|
叶金厢:贵 朴——17连学校校长朴熙正
作者:叶金厢 加入日期:2015-07-26 录入:顾龙 点击:138
贵 朴——17连学校校长朴熙正
作者:叶金厢佚名 加入日期:2015-07-26 录入:知青 点击:3
贵 朴 ——17连学校校长朴熙正
1971年春天,我结束了在55团二营营部一年的宣传报道工作,调到17连朝鲜屯中学工任教。
我清楚的记得,那天,一位瘦高个子,肤色微黑,扁扁的脸上长着一双不大但却炯炯有神的黑眼睛的中年男子,带着一个车老板来到营部接我。把我简单的行李——一个木箱、一个包着被褥的行李卷放上马车,待我坐上马车,车老板一扬鞭子,马儿就放开蹄子,在沙石铺就的甘平公路上奔跑起来。马车向西,驶过15连、驶过16连。走了十几里路,来到公路北侧的17连。越过一排排朝鲜民居,来到位于连队西部的学校。从此,我这个知青成了学校里“唯二”的汉族老师(后来又来了一个汉族男知青于希胜)我在走了开始了教师生活。
接我到学校来的人名叫朴熙正,是校长。我听学校的老师们叫他“贵朴”,感到不解。后来,我知道了这个名字的来历。因为他们的汉语水平都不佳,朴校长更是如此。有一位陌生人问朴校长:“您贵姓?” 按常理说,他应该回答:“免贵,我姓朴!” 但是他却回答:“我贵朴!”从此,“贵朴”这个名字就传开了。
除了汉语差些,朴校长是个很好的同志。朝鲜族人的风俗习惯是女性要管理一切家务,做饭、洗衣、带孩子、伺候公婆……一切家务活儿统统由儿媳来干。他对学校的女老师很照顾,一到下班时间,让她们赶紧回家去,从不让她们延长下班时间。50多岁的女教师金顺姬老师,年龄最大,每次下地劳动,朴校长都是安排她给学生送水,不让她下水田。
那时办学,提倡学工、学农,走“五七”道路,连队分给学校几亩水稻田。从春天水平地,到夏天除草,秋天收获,朴校长都抢着干最脏,最累的活儿,他处处以身作则,我从心里佩服他。他平易近人,对人和蔼可亲,对我你这个女知青也特别关心,经常问我生活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没有?
来到这个满耳是鲜语的地方,最初,我觉得好像是来到异国他乡,感到别扭 ,但是,很快我就习惯了。我跟师生们学会了朝鲜族日常用语,没有了交流的障碍。我努力工作,想方设法提高孩子们的汉语,在那儿快快乐乐的工作了两年。
后来,我调到了新建的,位于15连与16连中间的营直中学,半年后,回到北京,在师范大学读书。时光荏苒,离开查哈阳已经40多年了。想起段那刻骨铭心的兵团生活,在朝鲜屯学校工作的日子,心中特别想念那些朝鲜族老师,还有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。
现在,和上海知青一起重返查哈阳已经进入了倒计时,心中激动万分。为了能见到过去的旧友,我打电话进行联系。河春子老师说:“朴校长的老伴已经去世了,他住到总场敬老院去了。”掐指一算,他已经是80岁的人了。我就想,到了查哈阳找几个当年的学生,一起去敬老院看望他。然而,至今除了在大连工作的学生李光洙,我还没联系到别的学生。好着急呀!
我头脑中闪动的还是当年大家亲热的称呼他“贵朴”时的样子。朴校长,无论如何,我要去看望您,您一定要保重身体!祝您身体健康,长寿!
原 55团二营 叶金厢 2015年7月24日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