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栏目导航 首页-知青岁月 |
张莉莉:四十年前在兵团时的文字 |
作者:张莉莉 加入日期:2014-01-08 录入:顾龙 点击:1823
|
张莉莉:四十年前在兵团时的文字
作者:张莉莉 加入日期:2013-12-16 录入:李余康 点击:320
张莉莉 四十年前在兵团时的文字
作者:张莉莉 加入日期:2013-12-16 录入:知青 点击:6
四十年前采访记
这篇文章是当年在报道组时我写的一篇记实报道。记忆中还获过奖。这次翻箱倒柜看到这篇手稿。联想起兵团的生活,心潮起伏!
今天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!当年的水平不要见笑 !
记我连麦播战斗侧记
听说麦播战斗很紧张,动人的事迹可多了,我这个报道员手又有点发痒。可巧连队叫我下地去了解麦播进展,我可高兴啦!这是一次多么好的学习机会呀!
当我坐上往地里送种、送肥的罗马时,一眼看见连队的卫生员小汤、会计统计小刘、小吕。他们脸上被风吹的又黑又脏,我不禁明白了他们这在为麦播战斗贡献力量!我试探的问‘你们跟几天车啦?’ 小刘抢先说:‘麦播以来一直跟车。’我又接着问‘你们有什么感觉吗?’小吕逗趣的说,怎么没感觉,馒头吃得很香。卫生员小汤深有感触的说,‘劳动锻炼人啊!’……···几句问话他们恍然大悟,一块儿叫起来,‘哎呦!是不是当土记者啦?快到地里去采访吧,动人的事迹可多了!我们还远远的落在他们后面呢!’说话间罗马开到了地儿,我纵身跳下来。 57号机车风尘扑扑正好朝我这方向开来。 我盘算着,怎样开口呢?‘咔’一声车停下来了。第一个开口的是信号员刘兰同志。(上海女知青)她知道我的来意后,就热情的和我谈开了,刘兰说,麦播开始以来,驾驶员李君同志对这次麦播战斗认识高,对工作极端负责任,严把质量关,……这时李君也闻声赶来,抢着说,我不行,还是先说说咱们的信号员吧,他是个女同志,但她和男同志一样,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,抓紧一切空隙时间学习,联系实际学。
刘兰谦逊的说,这都是应该的。两人争执半天,我也无法搭言。还好我说,你俩介绍一下你们机车的情况,这才结束了他俩的‘争吵’,这时他们的话匣子可打开了。
提起57号机车组,还得从上次评红旗说起。为了弄明白‘红旗’怎么回事,我插嘴问了一句,怎么你们还有流动红旗? “是呀!为了麦播进度,展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,两个机车有一面流动红旗。第一阶段红旗评到我们车。我们觉得我们各方面与80号机车组比,还有很大差距,距离党支部的要求,等到麦播胜利的要求还差得很远,这面红旗对我们是一次鼓励,是一面拉动麦播进度的动力红旗,为使麦播战斗早日报捷,在连刮两天大风的不利条件下,我们团结一心。冯永山、朱玉章不顾风沙扑面,一次又一次的排除麦播中的故障,不厌其烦的跳上跳下,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,一天播麦面积达22垧,……”他们正津津有味的介绍着,我听着正入神儿,80号机车一圈儿也回来了。不知谁插上一句,80号干的更惊人,到那去看看吧。李师傅谦逊的对我说,80号机车组,干的比我们好,小张去吧!我当时被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。
告别了57号机车组的同志们,转身向80号机车走去。 远远看见80号机车拽着了台播种机,稳重的向前开进着,后面留下一趟趟笔直的麦垅。我一跃身上了播种台。……
机车开动了,尘土无情的迎面扑来,我半睁着眼睛熏视着,跟车的同志们个个都成了灰土人,但是他们都是风吹不背,沙打不迷呀! 我被他们这种忘我的革命精神鼓起了勇气。我站在播种台上睁开了眼睛。深深感到:参加麦播的同志们几天来真是辛苦呀!为了我连粮食上纲要,夺取农业的更大丰收,而不怕风吹土打,在地里吃,晚上很晚回来毫无怨言,多么惊人的毅力呀!……‘小张你来了!’一声熟悉的叫喊,打断我的沉思。80号驾驶员杨汝忠师傅出现在我身旁。我敬佩的说,杨师傅,辛苦了!杨师傅说,没什么,为了麦播胜利,我们只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。当我问到他们机车的进展情况时,杨师傅却谦虚的说,我们做的还不够好,虽然我们也是风里来土里去,但是我们的成绩没有57号机组显著。我们机车组的同志们有决心向先进学习,团结一心,为了一个目标,为把我连麦播任务胜利完成而共同努力,坚持到最后胜利。……
时间似箭,天渐渐的黑下来,结束了我这一下午的任务。我似乎还没有完全了解到我要了解的东西。 不!现在可以说通过一下午的采访外,更加了解机务战士们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劲头,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,谦逊朴素的高贵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。从而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实际的教育课!
五十团 十九连 张莉莉
zly 50团知青网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