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栏目导航 首页-知青岁月 |
童昌达:记忆中的几件事(一) |
作者:童昌达 加入日期:2013-08-27 录入:顾龙 点击:2310
|
童昌达:记忆中的几件事(一)
作者:童昌达 加入日期:2013-07-21 录入:顾龙 点击:61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记忆中的几件事(一)
作者:童昌达 加入日期:2013-07-21 录入:知青 点击: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记忆中的几件事 (一)
知青时代,往事钩沉,点点滴滴之中总有那么些事是值得回忆,可以书写的。有些事看起来很普通,很平常,却对一个人的成长,及之后来人生经历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联和影响。常不常就会在我脑海里跳出的那几个镜头,每一次回忆起来都清晰如昨。
(1) 第一次上三级跳
我随同68年9月一批上海知青到了金边分到各连队后,大约过了二年,我和吴永康俩被调到金边粮油加工厂。那时加工厂刚组建,在金边木材厂旁边圈了一大块地,并在用砖砌起来的半人高的围墙里建造面粉车间和豆油车间。陆续调到加工厂的还有其它各连队二、三十人和部分当地老职工。
加工厂的指导员是从鱼场调来的李作清。他个不高,脸微胖带点胡子,眼睛圆鼓鼓的。脚下总穿着一双半统高的雨靴(大概是鱼场水多,他基本上每周末都要回鱼场家里去)。我刚到加工厂时感觉不太顺,一是工厂未正常运转,尽干些搬砖运砖的活儿;二是好像李作清对我有什么看法,大概是看我带了副眼镜,文弱书生不像能干活的样子。后来没过多久,忘了是为了件什么事,我到团军务股告了李作清一状,意思是说加工厂不欢迎我们,要求调回大西山。军务股一个穿便军装的股长当即打电话把李作清叫来,批评了他几句,让他把我领回了加工厂。我心想这以后也许会被穿小鞋,感觉更不对劲了。
有一天下午,我被安排到场院干活。那天干的活是把各连队送来的稻谷围起来,作粮囤。我去的时候粮囤已有一人半多的高度了,粮囤边搭有二块跳板,接下来要再加一块,由二级跳变为三级跳,第三块跳板的顶端看上去总有二层楼那么高。虽然我自认为我干活并不赖,但在大西山从未上过三级跳。记得在大西山时,连里派我跟马车拉水,我和车把式两人搭档。马车来到水沟边,我站在马车与水沟之间,用水桶把沟里的水一桶一桶舀起来(需一下子舀满了),由车把式接过去一桶一桶倒进马车上的水桶里。车把式一边接一边大声数:“1---2---3----10---20---30---”,我连续地整整舀了100下,中间没有一秒钟的停顿。他惊奇地看着我,叫了一声:“喲,一百下哟!”一百下,正好把水桶灌满,那一年,我还不满年20岁。又有一次,冬天刨大粪,富拉尔基大个子周绍荣正好在我旁边,他把面前的一大堆冰粪用铁镐点了一个小口子,对我说:“昌达,我命令你,把这一大块粪一次给刨下来!”我用铁镐试了试位置,抡起铁镐用尽全力,猛地一镐下去,“哗啦”一声,整整一大块冰粪被刨下来了。大周朝我瞅了瞅,点点头,竖起了大拇指。场院的活儿我也干过不少,最平常的就是灌麻袋(把粮食灌进麻袋里},我能一撮子就把麻袋给灌满了。可是上三级跳对我来说,可就是新鲜事了。
我看了看那三块连接着的跳板和高高围起的粮囤,心里确实是有点发毛。场院排的几个“老场院”身士先卒一个个上去,又一个个下来。这中间,有一、二个上去了没走稳,在第二块跳板上麻袋就摔下来,散了一地的粮食。——唉,该挨到我了,我心里紧了紧,忘了是哪两个人帮我上的麻袋,只听到一句:昌达,你行吗?好像他们手下还留了点情,麻袋灌得不太满。此时我已没有退路,把披风往后颈背上一搭,头往他们提起的麻袋下一伸,扛起麻袋就走向第一块跳板。人的记忆,大概是对第一次的经历总是很清晰的。我走完第一块跳板还行,走到第二块跳板双腿已经发软了。跳板是有坡度有弹性的,第二块第三块跳板的中间弹性最强也最危险。经常上跳板有经验的人,他的走步会随着跳板的起伏自然配合,稳步而上。而我根本没有经验,跳板弯下去时我脚抬起,跳板弹起来时我脚下去,前脚还没有伸直,后脚就走了第二步。据说掉麻袋摔下来的大多是这个原因。就在我感觉坚持不住快要掉下来的时候,我走完了第二块跳板。第三块跳板我几乎是抖抖豁豁颠颠晃晃地走完,终于走到顶端把麻袋里的粮食倒进了粮囤里······。我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,站在跳板上停了几秒钟,发现全场院的人都在注视着我。倏然间,我看见了李作清也站立在那里,也许是他正好从场院走过,见证了我第一次上三级跳那短暂的一幕。他抬着头眯缝着眼,若有所思地看着我,注视了我很长时间。我也寻思:那一刻,他会是在思什么、想什么呢?
豆油、面粉车间很快建造好了,我被分配到面粉车间,不久就当上了机修工。又过了一二年,在加工厂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后的一次年总结大会上,李作清宣布了工厂各部门负责人的名单,同时宣布我担任工厂仓库的保管员。此后,我还在担任仓库保管员的第二年加人了中国共产党。现在回顾起那一段历史,可以豪不夸张地说,我的知青生涯甚至整个人生的起点,就是在金边加工厂当仓库保管员开始的。
四十年后的二0一二年,我和加工厂的宁金录会计在上海见面,谈起了李作清。老宁动情地说:李作清这个人实际上是很正直的。他如果还健在,应该有八十多岁了。是啊,我们都曾受益于他,我也很想念他。同时会想起的还有他见证我第一次上三级跳的那一刻,以及他宣布我担任仓库保管员的洪亮的声音。
李作清,金边加工厂的第一任指导员——是他,给与了我知青时代人生新起点的机缘。
童昌达
|
|
|